6月2日,微纳加工中心在中关村校区主楼133会议室举办了微纳加工中心“MEMS与光电器件及应用方向”学术交流会。MEMS与智能微系统研究所所长谢会开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许冰老师主持会议。
计划财务部副部长兼“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常非,物理学院副院长李家方教授,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副院长陈志铭教授,机械与车辆学院周天丰教授,光电学院黄玲玲教授,光电学院李卓教授等来自全校8个学院的7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会上,微纳加工中心主管尹红星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心近年来的发展进展,展示了在微纳科技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
在特邀报告环节,四位来自不同研究团队的特邀专家分享了本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光电学院李子园副教授深入探讨了“基于III-V族半导体纳米结构阵列的高性能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叶术军老师就“集成电路与光电器件用纳米硅结构的精准制备”进行报告,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邵岩教授分享了“新型量子材料体系的可控制备与光电器件加工研究”的报告,光电学院李卓教授则聚焦于“基于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吸收增强超材料的红外场景生成技术”。这些报告充分展现出我校在MEMS及光电器件方向的丰硕科研成果。
在团队专题报告环节,来自先进纳米制造与微纳光子学团队的李家方教授、微纳材料异质集成团队的霍永隽特别研究员、纳米机器人研究团队的邵瑞文特别副研究员、自由曲面微纳光学团队的冯泽心特别研究员分别就各自团队的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为各团队之间的交叉合作、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团队进展汇报环节,智能微纳传感与集成系统研究团队张帅龙教授、柔性电子器件与智造研究团队史迎利助理教授、激光微纳制造研究团队孙靖雅教授、微纳光学制造团队周天丰教授、微纳光子学与先进显示研究团队黄玲玲教授、智能光学与光电感测团队唐鑫教授、智能光子学团队俱阳阳助理教授,依次就各团队一年来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合作需求等进行了充分的分享交流。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充分展示了我校在“MEMS与光电器件及应用方向”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主要科研成果,也进一步激发了相关团队科研合作的潜力。未来,微纳加工中心将继续积极推进与相关团队的合作交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凝聚高水平科研团队,力争在MEMS与光电器件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